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裴顺平研究员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

2019年5月7日,应陈小斌研究员和孙建宝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裴顺平研究员在我所301会议室作了关于“应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揭示龙门山断裂带同震变化和震后恢复过程”的学术报告。

裴顺平研究员长期致力地球深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在4D成像技术,联合各向异性成像技术,衰减成像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及周边深部结构探测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在Nature Geoscience, JGR, GRL等期刊发表论文 6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各类项目多项;先后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卢嘉锡青年人才奖、李善邦青年优秀论文奖、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

在本次学术报告中,裴顺平研究员主要介绍了他和他的合作者最近在龙门山地区开展的强震前后速度结构的时间变化特征的一些工作。他们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龙门山地区可靠的地壳速度结构,通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前后速度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显示了龙门山地区强震所产生的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即强震导致的应力显著下降及震后逐步恢复的过程,揭示了龙门山地区在一段时间里存在映秀、北川和芦山三个凹凸体的强震孕震机制。此外,裴顺平研究员还展示了同一时段云南地区速度结构的时间变化特征,对龙门山地区和云南地区构造运动变形的协调与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本次报告吸引了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等共40余人参加,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学术氛围活跃,受益颇深。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