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海芸,女,1988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5年7月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2017年5-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交流。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等项目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部分发表在JGR-Solid Earth、JGR-Atmosphere、IEEE JSTARS、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IJRS等国内外权威SCI期刊上。
目前主要从事摄影测量方法与LiDAR技术等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LiDAR技术与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断裂高精度地貌模型建立中的应用;(2)断裂活动习性的地貌特征分析与模式建立;(3)基于遥感技术的强震破裂特征、复发规律与发震机理研究。
电话:010-62009085;E-mail:bihaiyun@ies.ac.cn
陈桂华,男,1977年生,副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班,2002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12.4-2013.4由中国地震局青年骨干人才项目和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州理工做访问学者一年。2015.5-2016.7到美国FM Global公司开展中国及邻区地震构造模型及其地震危险性的合作研究。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及其相关的地震构造、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项、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项,作为课题或专题负责人完成973课题1项、地震行业专项课题3项。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下属专题2项、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项。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3篇。
目前研究工作方向主要集中在大型活动断裂的强震行为、区域地震构造模型及其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正在开展的工作包括:(1)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区域地震构造模型;(2)活动断裂几何结构与活动参数提取;(3)三维潜在震源模型构建。
电话:010-62009170,Email:guihuachen@ies.ac.cn
陈建业,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科基地班;2009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2015年获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断层野外、地震物理实验及相关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岩断层地震活动的野外标志及显微物理化学过程;(2)高温高压或储层条件下岩石波速、磁学及渗透性;(3)断层摩擦滑动实验及理论提炼;(4)实验模拟地震断层的活动行为(蠕滑、慢滑、慢地震及粘滑);(5)数值模拟地震成核、破裂过程及周期。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SCI论文2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EPSL,GRL,Lithos,JGR和Tectonophysics发表SCI文章15篇。热烈欢迎有激情且动手能力好的学子报考。
Email:jychen@ies.ac.cn;j.chen3@uu.nl
单厚香,女,1989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12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专业,获学士学位。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保送直博生;导师:翟明国院士)。此后,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翟明国院士,潘永信院士)。其中,2016年于法国高校University Jean Monnet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合作交流。2020年至今,任职于活动火山与灾害研究室,为副研。先后主持和参与(作为主要参加者和学术骨干)多项国家级和重点实验室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截至目前,共发表SCI论文近2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9篇(SCI 8篇,核心1篇),第二作者SCI 1篇。另外,还有两篇在审。协助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名。目前主要从事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同位素示踪及年代学;(2)火山岩及包体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火山喷发灾害;(3)壳幔作用动力学及机制等。
Email:shanhx123@ies.ac.cn;电话:01062009074
党嘉祥,男,1981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研究室,参与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高温高压实验设备升级改造工作。2012年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访学一年,2018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来,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资助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
主要研究方向:(1)通过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天然岩石的脆塑性转化和流变变形特征,获取岩石的流参数,从而反演中下地壳的变形特征,特别是断层深部的变形特征;(2)对天然基岩断层带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同震秥滑和非同震蠕滑对断层滑动面的影响。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本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各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主要针对天然钾长石样品,研究其脆塑性转化和流变变形特征。基岩断层的主要研究区为四川和云南,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对断层摩擦镜面、断层岩和断层泥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探索基岩区断层带同震和非同震变形特征差异性。欢迎对地球内部变形机制和断层活动特征(地震发生机制)有兴趣的同学报考。
电话:010-62009020,E-mail:dangjiaxiang@ies.ac.cn
董绍鹏,男,198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2016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进行合作研究。2019年2021年3月在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进行合作研究访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Tectonophysics, Geosphere, Science China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篇。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第四纪地质、古地震、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河套地区活动断裂活动习性及其地震危险性研究;(2)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与红河断裂系相关的活动构造学及现今构造变形;(3)鄂尔多斯周缘地区晚新生代变形及其构造地貌学问题;(4)活动构造学研究与地震区划结合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一项。目前主持和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专题“典型示范区潜在震源区划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古地震序列及危险性研究”等。
Email:spdong@ies.ac.cn;sdong35@asu.edu
段庆宝,男,198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5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与地震机制”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国家重点实验自主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第一作者6篇,成果发表在JGR:Solid Earth, Tectonophysic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等刊物上。
主要研究方向:(1)基岩断裂带地震活动的地质标志、变形机制及物理化学过程;(2)高温高压条件下断层/储层岩石渗透率-孔隙度等流体输运性质的实验研究;(3)断裂带深部流体传输与强震流体作用的野外与实验研究。
电话: 15910635218;E-mail: qbduan@ies.ac.cn
范佳伟,男,1987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2017年至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博士后出站后,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
主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7篇,其中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9篇,分别发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等刊物上。2017年获第五届刘东生地球科学奖学金,2021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湖泊沉积与古地震、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通过构造断陷湖泊沉积岩芯的年代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环境磁学和生物学等指标分析,结合现代过程调查,并与区域古气候、古环境记录以及历史和器测地震记录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全新世时段的构造活动和气候演变历史。
电话:010-62009015;手机:13810692487;E-mail:jwfan@ies.ac.cn
范熙伟,男,1986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08年和201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分别获得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学士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9月-2014年8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1)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快速评估基础理论研究。(2)基于遥感等多源大数据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震后灾情快速获取方法研究。(3)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4)热红外遥感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欢迎遥感、GIS或计算机学科背景的学生报考。
电话:010-62009090;E-mail:Fanxiwei@ies.ac.cn
龚文瑜,博士,副研究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2014年于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UAF), USA获得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于Geophysical Institute, UAF,USA 任职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分别在美国USGS 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 和德国宇航局(DLR)开展研究访问。2016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卫星雷达干涉(InSAR)技术以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星载InSAR技术研究,包括误差分析改正算法技术,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大地形变测量监测与多源形变信号的分析分离技术等;(2)基于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地壳形变与动力学定量研究;(3)InSAR在滑坡、冻土等其他地质灾害的定量应用研究。欢迎有测绘遥感、GIS或者地球物理等背景专业的学生报考。
Email: gwenyu@ies.ac.cn
李安,男,198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和2013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2020年就职于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原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8年至2019年,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及古地震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现阶段关注于中国西部地区的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郯庐断裂带古地震以及地震场地条件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等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3篇,包括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Natural Hazards等知名地学期刊。获中国地震局2021年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9)、201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第五届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年会优秀论文奖、2010年中国地震局优秀硕士论文。
电话:010-62009127,Email:lian@ies.ac.cn
刘彩彩,女,1984年生,博士,副研究员。 2005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201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2012年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学专业博士后。2014年,2019年分别赴德国波茨坦大学(Potsdam)地球科学学院及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法叶)交流访问。2012年8月至今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磁性地层学及磁组构等磁学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地演化历史及构造变形过程;通过磁性矿物学、粘土矿物分析等方法研究活动断裂带内断层泥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利用岩石磁学,环境磁学等方法研究新生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及第四纪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红土沉积所记录的气候演化历史,进一步探讨气候对红土沉积重磁化的影响。目前主持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祁连山西段山间盆地新生代沉积磁性地层学研究)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通过磁学及Rockeval方法获取海原断裂带黑色断层泥的形成温度)。
联系电话:010-62009433;E-mail:liucaicai@126.com
刘进峰,男,1977年生,研究员。1999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 2002年获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至今。2012年至2013年,由留学基金委资助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北欧释光测年中心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释光测年技术及应用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岩石释光测年技术,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主持科研项目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各类课题10多项。共发表国际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7篇。
研究兴趣及方向:释光测年技术及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应用;释光信号在岩石暴露(埋藏)年龄和搬运过程中的应用。
E-mail:liujf81@ies.ac.cn, 电话:010-62009111
宋小刚,男,1979年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地震学会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008年于武汉大学获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2008年6月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201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学一年(合作导师:Barry Parsons)。先后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项目12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和面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共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EI论文4篇,研究成果发表于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Remote Sensing、INT. J. APPL. EARTH OB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等刊物上。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一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9年度优秀科研奖。
研究方向:(1)InSAR与地壳形变。包括InSAR误差校正、InSAR同震、震间和震后形变场获取与反演,InSAR和GPS联合构建新一代地壳运动速度场等;(2)高分遥感在地震活动断层定量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基于高分卫星立体影像和LiDAR提取数字高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取断层三维位错和几何等定量化参数,进行地震破裂和复发模式研究。
电话:010-62009095;Email:sxghohai@163.com
王凯英,女,197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3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4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和面上)、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近5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震亚失稳阶段识别的实验、理论与野外观测研究”的专题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1)通过地震构造应力场及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探索和地震发生相关的力学过程及机制;(2)通过构造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断层失稳过程。
电话:010-62009112;E-mail: wangky@ies.ac.cn
魏占玉,男,1981年生,博士,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地理信息系统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获得2010年度中国地震局优秀博士论文奖,同年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至2014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交流访问。
目前主要从事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1)松散沉积物断层陡坎形貌特征对强震的响应;(2)基于高精度高分辨地形数据的断裂活动特征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地震联合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4篇,包括Geomorphology、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等知名地学期刊。部分成果获中国地震局2017年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电话:010-62009036,Email:weizhanyu@ies.ac.cn
许建东,男,1962 年生,二级研究员。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8 年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布法罗分校地质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重点野外观测研究站站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技部、财政部和中国地震局多项研究项目,近些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已培养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7人、硕士10人,现有在读博士生5人、在站博士后1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火山地质与火山灾害学。目前主持的研究项目包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长白山火山岩浆扰动与喷发灾害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藏高原西北缘冰川火山作用初步研究”;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五大连池火山深部探测与活动性研究”。
E-mail:xujiandong@ies.ac.cn
袁仁茂,博士,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河北地质学院学士(1995),北京大学硕士(2002),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200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英国 Leverhulme Trust Fellow of Cardiff University (2007-2008),台湾大学地质学系客座副教授(2011),英国 University of Leicester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2-2013)。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行业专项,地震安评以及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课题,曾获防灾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发表论文 80 多篇,其中 SCI 论文 25 篇。 研究兴趣为:地震及降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分布规律;滑坡灾害的控制性因素分析;古滑坡成因判别及其参数反演分析;活断层致灾机制及其相关地貌分析。欢迎有地学相关专业背景,愿意从事地质灾害研究工作,熟练掌握数值模拟及GIS应用技术的考生报考。
E-mail:yuanrenmao@ies.ac.cn;010-62009519
袁兆德,男,198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系;2012年和2018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得构造地质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2018年在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从事地震安评工作,2018年9月调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活动构造和古地震研究。从2013年起开展阿尔金断裂中段的古地震研究工作,致力于揭示长序列高分辨率古地震事件,获得了迄今为止国内最长的古地震序列。
主持地震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所长基金、活动断裂填图项目等课题5项。在EPSL、中国科学地球科学、Geomorphology、地震地质等国内外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4篇。近几年研究方向:(1)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2)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精细调查;(3)无人机摄影和LiDAR在活动构造中的应用。
电话:13581661514;E-mail:yzd19862922@163.com
张克亮,男,1981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测绘工程专业, 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动力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此后就职于地壳形变研究室,2018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访学一年。多年来,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资助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7篇,参与工作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排名5)、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0年,排名12)。
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GNSS速度场约束的现今地壳应变分配模式研究,包括利用块体模型进行块体运动-断层滑动和断层面精细闭锁程度反演等;(2)基于GNSS连续观测约束的断层应变积累动态变化识别研究,包括大气和陆地水等非构造因素影响的物理模型改正、通过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并提取GNSS时间序列中的异常变化、利用卡尔曼滤波/PCA等方法自动搜索反演断层面的蠕滑过程等。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学科负责人参加本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项、作为骨干成员和子项负责人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1项。学科组的野外工作区域分布在云南、甘肃、西藏、新疆和华北地区,研究区域可以是一个几公里长的小断层,也可以是几百、上千公里的大型变形带,甚至整个青藏高原、全国乃至全球。欢迎有志于探索多时空尺度地壳变形机制,又喜欢体验诗和远方的同学报考。
电话:010-62009661,E-mail:klzhang@ies.ac.cn
赵波,男,198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06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四纪地质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火山地质学方向的博士学位。
目前主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EI文章1篇。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青藏高原岩浆与冰川作用的地质标志及其物理过程;(2)火山碎屑的物理特征及其喷发动力学意义。
电话:010-62009135;邮箱: zhaobo@ies.ac.cn
周庆,男,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构造地质专业,1987年、2001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及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十五”重点项目专题负责人,承担建立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数据库与GIS系统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科技快速响应-灾区次生灾害快速调查与建设选址评估”,并作为“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为灾区的灾后重建提供专业支持;承担完成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以及地震行业专项、中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编制项目相关专题;参与了新的《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的编制。
主要从事GIS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研究、地震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工作区域涉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东南亚、非洲与中美洲诸国。目前承担鹤壁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多个重点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曾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编写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地震区划与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GIS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研究等。
E-mail:zqcs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