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23年博士导师简介
  • 陈 杰

    陈 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领军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和戴维斯分校等作学术访问。

    长期从事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貌、断层相关褶皱与强震等方面的研究,曾赴多个大地震现场进行科学考察。目前主要致力于:1. 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天山新生代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强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 释光测年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电话:010-62009093;E-mail:chenjie@ ies.ac.cn

     

  • 陈建业

    陈建业,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科基地班;2009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2015年获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断层野外、地震物理实验及相关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岩断层地震活动的野外标志及显微物理化学过程;(2)高温高压或储层条件下岩石波速、磁学及渗透性;(3)断层摩擦滑动实验及理论提炼;(4)实验模拟地震断层的活动行为(蠕滑、慢滑、慢地震及粘滑);(5)数值模拟地震成核、破裂过程及周期。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SCI论文2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EPSL,GRL,Lithos,JGR和Tectonophysics发表SCI文章15篇。热烈欢迎有激情且动手能力好的学子报考。

    Email:jychen@ies.ac.cn;j.chen3@uu.nl

     

  • 陈九辉

    陈九辉,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200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中心全球地震学研究室、美国仁色雷尔工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地球物理与构造物理实验室、麻省理工大学地球、大气与空间科学系开展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深部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宽频带地震学理论、方法和流动地震台阵探测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动力学;2.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波形和走时数据的三维成像方法研究;3. 地壳介质速度结构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地震环境噪声研究;4. 断层精细结构探测研究。

    电话:(010)62009059  E-mail:chenjh@ies.ac.cn

     

  • 陈顺云

    陈顺云,男,1976年生,博士,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2006年于中国地震局地所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1)构造物理实验,包括热与构造变形场,震源物理过程等;(2)基岩温度观测,包括地壳应力变化引起的温度响应(热测应力)及其流体效应,同震应力响应,地震前兆探索,野外观测系统研发等;(3)卫星热红外遥感,包括提取构造现今活动的定量热红外遥感方法,热红外异常物理机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28篇);以第1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项。

    E-mail: chenshy@ies.ac.cn;电话:010-62009112

     

  • 陈晓利

    陈晓利,女,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日本进修“沉积灾害管理技术”(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on Volcanic Eruption, Debris Flow and Landslide Mitigation)。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部委等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近年来一直从事区域性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地震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区划以及灾害演化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地震滑坡灾害、活动构造及GIS在地学中的应用等。

    电话:010-62009056;Email: chenxl@ies.ac.cn

     

  • 单新建

    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CNISDE)委员,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访问牛津大学、法国国家科学中心、香港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进行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地壳运动与动力学、活动构造变形演化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发震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多源遥感(热红外、高光谱)与断层活动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观测与动力学;2、构造变形与地震危险性分析;3、基于InSAR/GNSS的断裂破裂过程与监测预警研究;4、多源遥感与断层活动图像研究。

    所发表论文被SCI收录90余篇。2001年以来分别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3项,分别获得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优秀硕士和博士指导教师奖,分别获得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第四届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E-mail:xjshan@163.com

     

  • 甘卫军

    甘卫军,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国际全球导航服务组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理事会委员、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指导委员会委员,《Geodesy and Geodynamics》、《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会委员。

    主要科研工作:1998.11~2001.0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作访问学者,主攻GPS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解释。研究涉及美国中东部的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和加州东部剪切带的构造形变与演化过程;2003.08~2004.03在欧洲空间局(ESA)作高级访问学者,负责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EGNOS的导航定位精度测评;2019.05-2019.11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作高级访问学者,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形变与构造运动的合作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GPS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差异运动GPS速度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拟》、《青藏高原现今隆升扩展速率及构造形变模式的GPS 观测研究》、《海原断裂带"天祝地震空区"断裂浅层蠕滑精细特征的GPS 观测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GPS 与地温测量的形变与地应力观测研究》、科技部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及“973计划”子项目《区域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应变分配研究》等,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管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的GPS观测与分析;2.GPS数据的自动化处理;3.活动构造现今运动与地震危险性分析;4.GPS时间序列的非构造干扰剔除;5.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解释与动力学模拟;6.高频GPS及GPS地震学;7.断裂亚失稳形变信号的GPS观测与识别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目前与缅甸科学家有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多篇发表在JGR和JRL的研究论文,获得国内外千余次的广泛引用)。已培养硕士2名、博士7名,合作出站博士后2人;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6名。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4 次。

    E-mail:wjgan@ies.ac.cn


     

  • 何宏林

    何宏林,男,1964年生,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灾害与风险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2000年获东京大学地理学系理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中心作特别研究员,2013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访问。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和国际合作、“973”课题子专题、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计划、中日韩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30多项。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和面上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题、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国家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课题五项。最近几年主要关注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山西裂谷动力学以及青藏高原南东缘第四纪地壳变动的相关研究,并积极倡导和开展数值构造地貌学、实验构造地貌学和断层面形貌学研究,在JGR、Tectonics、Tectonophysics、Geomorphology、JAE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震地质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收录36篇,合作出版专著两部。2012年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断层与活动构造;2.GIS技术在震灾预测和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3.数值构造地貌。

    E-mail:honglinhe123@vip.sina.com / honglin@ies.ac.cn

     

  • 蒋汉朝

    蒋汉朝,男, 1973 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00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矿床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2008年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

    主要从事新生代湖相沉积物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1)运用磁性地层学方法建立了宁夏寺口子剖面近三千米和湖北习家店剖面一千余米河湖相巨厚沉积物近40 Ma的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孢粉、粒度等指标的大量样品分析,揭示了新生代近2/3时间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受全球温度变化的主宰,将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演化历史较早地由8-7 Ma向前延伸到20 Ma;2)识别并分别探讨了东亚四次(~12 Ma, 8-7 Ma,~4 Ma和~1 Ma)显著的古环境事件与极地冰量增加、青藏高原隆升、中美地峡关闭等重大全球变化之间的关联;3)将第四纪环境研究方法和思路引入构造活跃地区的环境事件研究,结合物源和年代学研究,证明构造活跃地区的湖相沉积有连续记录地震事件的潜力。已取得的部分成果发表在GSA Bulletin、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Quaternary Research、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Geomorphology、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Sedimentary Geology等国际地学主流杂志上。

    目前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选课题、所长基金等,研究方向:(1)新生代环境事件与孢粉植物群演化;(2)古地震事件与孢粉浓缩物定年。

    E-mail:hcjiang@ies.ac.cn

     

  • 李 霓

    李 霓,女,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现为活动火山与灾害研究室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10月-2005年9月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Laboratoire Pierre Süe实验室从事火山岩矿物中熔体包裹体的专项研究。2016年7-9月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火山岩样品氩同位素测年研究。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科技部地震行业专项子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对黑龙江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内蒙古达里诺尔、山西大同、云南腾冲等国内多个第四纪火山区进行过地质调查和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有(1)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2)火山地质学,(3)第四纪火山年代学等。

    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二十余篇,合作出版书籍2本,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次,协助和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E-mail: lini67@sina.com

     

  • 李 涛

    李 涛,男,1985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资源勘查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期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2014至2016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至2019年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特聘研究员开展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重点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和基础业务专项等。到目前为止在GRL、JGR、Tectonics、SRL、地震地质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研究成果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二等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断层带结构特征和生长演化,断层相关褶皱作用;(2) 断层(几何、物性)结构与强震破裂行为;(3) 帕米尔-西昆仑、南天山新生代构造演化。

    电话:15501129351;E-mail:litao.410@163.com

     

  • 李传友

    李传友,男,1971年生,研究员,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2000.1 日本“活断层与地震研讨班”短期学习,2011-2012、2016-2017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内华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甘孜-玉树-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地震事件;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走滑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量与滑动速率的确定;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东天山地区活动构造与地震事件等。

    当前主要研究领域:1.构造活动性;2.活动断裂相关构造地貌分析;3.地震构造;4.古地震;5.活动构造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E-mail: chuanyou@ies.ac.cn

     

  • 刘彩彩

    刘彩彩,女,1984年生,博士,研究员。 2005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201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2012年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学专业博士后。2014年,2019年分别赴德国波茨坦大学(Potsdam)地球科学学院及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法叶)交流访问。2012年8月至今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等学术期刊发表SCI文章近10篇。2014年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取得的研究成果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磁性地层学及磁组构等磁学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地演化历史及构造变形过程;通过磁性矿物学、有机质成熟度、矿物分析等方法研究活动断裂带内断层泥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利用岩石磁学,环境磁学等方法研究新生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及第四纪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红土沉积所记录的气候演化历史,进一步探讨气候对红土沉积重磁化的影响。目前主持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祁连山西段山间盆地新生代沉积磁性地层学研究)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通过磁学及Rockeval方法获取海原断裂带黑色断层泥的形成温度)。

    联系电话:010-62009433;E-mail:liucaicai@126.com

     

  • 刘春茹

    刘春茹,女,1980年生,研究员。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2012年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学专业博士后。2009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交流访问。2012年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交流访问。2007年8月至今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的项目共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主要研究方向:(1)电子自旋共振测技术研究以及在地质学中的应用;(2)碳酸盐岩基岩断层面上重结晶碳酸盐的ESR年代学研究;(2)灰岩区断层及滑坡的ESR年代学研究;(3)第四纪地层的识别、划分及其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联系电话:010-62009077;E-mail: liuchunru@ies.ac.cn

     

  • 刘进峰

    刘进峰,男,1977年生,博士,研究员。1999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 2002年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2005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至2013年,由留学基金委资助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北欧释光测年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课题10余项,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培养指导和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名。

    主要研究方向:释光年代学技术发展及在活动构造和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信箱: liujf81@ies.ac.cn; 办公室电话:010-62009111

     

  • 鲁人齐

    鲁人齐,男,1982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活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学科组组长。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与“创新团队”负责人,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学会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与2008年本、硕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地震地质、活动构造定量解析和三维建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GRL、EPSL、Tectonics、JGR: Solid Earth、JGS、SRL、Tectonophysics、JAES、中国科学D辑、地球物理学报、地学前缘、地震地质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篇被ESI高被引收录,1篇科研论文入选Tectonics封面文章。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十一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二等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科技成果展示优秀奖等。

    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特别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重点课题、局所合作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川滇实验场项目、地震应急科考等课题10余项,并参与其它科研项目和课题10余项。担任过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副主编,兼任《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编委,《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天然气工业》期刊青年编委,以及多个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1. 破坏性地震地质综合研究;2.活动断层探测与定量研究;3.地震构造三维/四维模型;4.断层相关褶皱原理及其应用;5.岩石圈不同尺度的三维构造建模与恢复。

     联系方式:010-62009029;E-Mail:lurenqi@163.com;lurenqi@ies.ac.cn.

     

  • 聂高众

    聂高众,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专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灾情获取与评估决策技术创新团队”牵头人,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应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应急领域“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连续几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和重点研发课题负责人。长期以来,在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灾害学领域,从事了较为广泛的基础研究工作,创新性地提出并解决了基础数据库格式、黑箱期、宏观评估、预评估、致死性矩阵、应急风险、地震应急能力、公里格网数据应用、大数据灾情获取与高精度评估等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在多次地震后为国家提供辅助决策建议,取得了一序列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地震应急理论的初步探索与研究,是我国地震应急理论与技术体系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应急基础理论和决策技术研究、地震应急数据指标化技术研究、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地震灾情信息获取与服务技术研究、自然灾害的综合专题分析与研究。

    E-mail:Niegz@ies.ac.cn或Fanxiwei@ies.ac.cn,62009090

     

  • 屈春燕

    屈春燕,女,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协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为构造地质学。长期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主要从事星载InSAR /时序InSAR技术及其在震间-同震-震后不同阶段的断裂带地壳形变观测、模拟、反演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以及InSAR、GPS联合的断裂带三维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地震行业专项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等多个重点科研任务。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及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等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包括SCI/EI收录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30多篇,SCI收录18篇,EI收录5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参加AGU、EGU、ISPRS、IGARSS、AOGS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与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和我国台湾等相关专家保持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时序InSAR的震间期断裂带地壳形变时空演化、断层闭锁耦合状态、断层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2、基于时序InSAR的大地震震后断裂带地壳形变动态衰减过程及震后形变机制研究;3、基于多平台、多波段InSAR的地震同震形变场观测、模拟、反演研究;4、InSAR、GPS联合的断裂带三维地壳形变场研究。,研究区主要在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和青藏高原。

    电话:13611316270;E-mail:dqyquchy@163.com

     

  • 任治坤

    任治坤,男,1980年生,博士,研究员。在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下于2010年毕业于日本静冈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获得静冈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地震行业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入选中国地震局地震领军人才(2022)、科技创新团队(2021)、骨干人才(2019)、获得第九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二等奖(2015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三等奖(2017),日本政府 Follow-up Research Fellowship(2013年)等奖励。目前已发表论文92篇,其中SCI论文56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26篇,其中指导博士后、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1篇。多次在国内外主流学术会议如AGU,AOGS,CGU组织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精细定量研究相关专题, 在SCI期刊《Lithosphere》作为客座主编组织专辑“Resolving Quaternary Tectonic Activity with High-Resolution Data in Space and Time”, 在SCI期刊《Remote Sensing》作为客座主编组织专辑“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s of Geomorphology and Tectonic Processes”。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核设施厂址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副主编,《地震地质》、《Remote Sensing》、《Earthquake Science》 、《震灾防御技术》 等期刊编委。为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Bulletin、Geology、EPSL、RSE、JGR、Tectonics、 Geomorphology、GJI、IJES、JSG、 JAES等国际主流期刊多次审稿。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

    活动构造精细定量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GSA Bulletin(封面文章),Tectonics,JSG,Geomorphology等。

    强震与地貌演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主要成果发表在Tectonics,Geomorphology,Remote Sensing等

    电话:010-62009044 ;E-mail:rzk@ies.ac.cn

     

  • 苏桂武

    苏桂武,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分析”团队带头人。1992和1995年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分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6月-2013年1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害中心(Natural Hazards Cent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高级研究学者。1998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2007年晋升为研究员,2005~2008曾任科研处处长,2009~2019曾任地震应急与减灾研究室副主任。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中国科协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工作协调委员会委员(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Integrated Research on Disaster Risk (IRDR CHINA), ICSU and ISSC)、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管理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风险及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协会应急安全与减灾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攻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重大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和地震联合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尼泊尔等国际同行有广泛联系和实质性合作。在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地震灾害风险与备灾应急、地震社会学与减灾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扎实工作积累和丰富研究经验;扩展深化了地震地质灾害“自然与人文社会”双重属性综合研究的领域/方向,发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地震地质灾害跨学科融合研究路径/优势,丰富充实了减灾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内涵。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及科普著作7部、大型灾害地图集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国际科普竞赛科普著作一等奖1项、一级学会级科普著作特别奖1项,提交并获采纳省部级以上减灾政策建议多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1名。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地震地质灾害机理与风险、地震灾害风险与备灾应急、地震社会学与减灾社会服务。具体含:

    Ø地震地质灾害综合机理与风险

    Ø综合地震情景构建与备灾应急准备

    Ø灾害与风险的人文社会属性与减灾社会服务(地震灾害社会学调查与诊断;灾害社会学与减灾社会服务;脆弱性/韧性/减灾能力;灾害感知/认知/意识;民众与基层防灾备灾和响应恢复;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与防灾减灾;减灾地方知识与灾害文化;跨区域/跨边界/跨文化对比)

    Ø多元感知(遥感和社感)与防灾减灾

    Ø减灾宣传教育与灾害风险沟通

    Ø基层与社区减灾(CBDRR)

    Ø灾害与灾害风险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融合

    电话: 010-62009075. E-mail: suguiwu@ies.ac.cn

     

  • 孙建宝

    孙建宝,男,1975年生,研究员。1997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200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程地震方向,2005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遥感应用科学方向博士学位。2005~2008年在国科大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研究室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期间于2012-2013年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形变提取技术等)进行高精度地壳形变信息的提取与地球科学应用,如地震同震形变信息提取和断层破裂反演,震后形变信息提取及其在壳幔流变学中的应用,断层系统震间活动行为监测与反演等。目前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法国科学中心(CNRS)所属里昂大学地质实验室有长期合作,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主持两项国家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主流地球物理学术期刊如JGR、GRL、NGEO、BSSA等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E-mail:sunjianbao@ies.ac.cn  微信号:JianbaoSun

     

  • 王 萍

    王 萍,女,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震地质专业,1999-200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习一年,2003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第四纪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培养(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主要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第四纪年代学、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研究。

    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多时间尺度重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流地貌过程;黄河源唐乃亥-若尔盖盆地水系贯通的时间、过程与机制;青藏高原东南缘河湖相沉积中地震与洪水事件的时序特征研究;阿坝州(含盆地地区)1:25万活动断层普查项目——阿坝州(含盆地地区)第四纪标准地层厘定及其地貌序列建立;末次冰期以来易贡藏布裂点带的链式灾害事件及其地貌效应。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1.构造、气候与侵蚀的相互作用;2.堵江堰塞溃决大洪水的起源、过程与影响;3.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深浅部变形样式及动力学机制。

    E-mail: wangping@ies.ac.cn

     

  • 王丽凤

    王丽凤,女,1976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01年在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 2006年10月至2010年4月,受德国DAAD奖学金资助,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攻读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波茨坦大学数学系开展博士后项目。曾先后访问南加州大学、沙特国王科技大学、以色列地质调查局和新西兰惠林顿大学等进行短期学术合作。迄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包括,Science Advances, J. Geophys. Res.,Geophys. J. Int.等,评审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Geophys. Res. Geophys. J. Int.、Tectonophysics等期刊论文。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德国勃兰登堡州立PROGRESS等科研项目。目前的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联合实验室物理模拟、机器学习和数值模拟的地震预测研究”、“断层亚失稳与地震短临前兆物理机制实验和数值模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岩石损伤对断层动力学影响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GPS/InSAR等形变观测为基础的区域构造特征、断层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以室内岩石实验为基础的地震物理建模;基于前二者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电话:010-62009122;E-mail:wanglf@ies.ac.cn;chsxwlf@hotmail.com

     

  • 韦 伟

    韦 伟,男,1982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地球动力学博士学位。2019年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19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现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与灾害研究室,曾先后作为短期访问学者到日本东北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开展学术活动与交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地震行业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Sci. Rep、EPSL、JGR、G3、Lithos、PEPI、GJI、JAES、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其中的多篇论文被评选为高引用率论文和封面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评审人。受邀为Earth-Sci. Rev、EPSL、JGR、G3、Surv. Geophys、Tectonics、Tectonophysics、PEPI、JAES、Int. Geol. Rev、Terra Nova和地球物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论文70余篇,2017年获评为《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期刊优秀审稿人。

    目前主要从事地震学基础和理论方面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1)中国东北火山深部结构和动力学;2)俯冲带结构、各向异性及动力学;3)余震精定位和震源区高精度成像。

    联系方式:010-62009330; Email: weiwei@ies.ac.cn

     

  • 肖骑彬

    肖骑彬,男,1974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地电磁测深及相关研究。1998年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并留所工作;2013年底任研究员。

    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地震局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所长基金2项;主要对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单元的结构样式,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深部背景等展开有针对性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重点研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结构变化、祁连山西段的结构样式、东昆仑-柴达木盆地过渡带横向结构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北部及邻区的岩石圈地幔结构样式,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正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藏高原北部地幔岩石圈横向变化的三维电性结构证据(2020/01-2023/1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1项: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分解的电性结构证据(2019/01-2021/12)。

    当前研究领域有:1、青藏高原北部电性结构与构造背景;2、青藏高原北部主要走滑断裂带沿走向电性结构变化;3、大地电磁各向异性正、反演研究与实测资料解释。

    E-mail:xiaoqibin@ies.ac.cn; 电话:010-62009081

     

  • 袁仁茂

    袁仁茂,博士,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工程地质和环境协会(IAEG)会员、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学会(ICGdR)终身会员、中国地震学会会员。地震地质编委、Frontier in Earth Sciences 评审编委。河北地质学院学士(1995),北京大学硕士(2002),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200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英国 Leverhulme Trust Fellow of Cardiff University (2007-2008),台湾大学地质学系客座副教授(2011),英国 University of Leicester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2-2013)。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行业专项,地震安评以及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课题,曾获防灾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 1 项,发表论文 80 多篇,其中 SCI 论文 25 篇。 研究兴趣为:地震及降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分布规律;滑坡灾害的控制性因素分析及其全过程模拟;古滑坡成因判别及其参数反演分析;活断层致灾机制及其相关地貌分析。欢迎有地学相关专业背景,愿意从事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研究工作,熟练掌握数值模拟或GIS应用技术的考生报考。

    E-mail: yuanrenmao@ies.ac.cn;电话:010-62009519

     

  • 詹艳

    詹艳,女,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2008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固体地球物理专业。2011年和2018年在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物理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主要从事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研发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极低频探地(WEM)工程》以及汶川、芦山、九寨沟、长宁等中强地震应急科考项目等。发表SCI论文近20余篇。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4项。独立培养了3名硕士和2名博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生2名,博士后1名。

    目前承担了2项2018年度国家研发项目专题项目、1项横向项目等,近三年的主要研究方向:(1)鄂尔多斯周缘及其及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震孕震环境;(2)张渤地震带西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震孕震环境;(3)广西钦—杭结合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电话:(010)62009163;E-mail:zhanyan66@vip.sina.com

     

  • 张国宏

    张国宏,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201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固体地球物理专业。2009年10月受中国地震局-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资助赴法国尼斯大学访问留学一年。2012年初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展为期一年半时间的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1)InSAR形变场处理与分析,包括同震、震间及震后InSAR形变场获取及模拟等;(2)InSAR与地震波联合反演研究,获取发震断层结构、震源破裂过程等;(3)震源动力学模拟研究,尝试揭示大震发震的力学机制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InSAR与地震波联合反演震源破裂过程方法研究;2、震源破裂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3、断裂带震间形变场模拟研究等。

    目前研究课题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所长基金重点项目等。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知名SCI期刊GRL, JGR, Tectonophysics, GJI,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地球物理学报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2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E-mail: zhanggh @ies.ac.cn


     

  • 张会平

    张会平,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

    综合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构造地质学、低温热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统开展青藏高原东北缘、东缘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研究成果为认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地貌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2008年至今,先后4次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亚利桑那大学交流访问。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构造地貌学”获得者,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构造地貌学”获得者;2021年、2019年连续入选中国地震局领军人才,2015年入选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现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国际期刊《Tectonics》副主编、《Tectonophysics》编委。

    共发表SCI论文95篇,CSCD论文22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21篇。曾获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201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获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6年获第十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电话:010-62009066 ;E-mail:huiping@ies.ac.cn

     

  • 周本刚

    周本刚,男,博士,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1986年-1989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室主任、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地震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负责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核设施等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并参与有关技术规范的编制。在SCI、E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60多篇,为《地震地质》常务编委、《震灾防御技术》副主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及二等奖7项。完成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授工程地震学研究生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研究领域包括:(1)面向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的潜在震源模型构建;(2)复杂发震构造的不均匀性及其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动影响评估;(3)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

    E-mail:zhoubg@ies.ac.cn; 电话:010-62009058

     

     

  • 周永胜

    周永胜,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7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物理专业。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构造物理与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地壳岩石脆塑性转化-塑性流变、部分熔融、断层带流体与构造岩变形机制、断层粘滑与蠕滑机制与地震孕育。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Journal Structural Geology、Geological Journal、Lithos、Chemical Ge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等杂志。

    2005年获得德国DAAD奖学金,于2005-2006年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流变实验研究。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中国地震局联合资助的“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作为高级研修学者,于2013年赴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1)震后松弛阶段地壳岩石非稳态蠕变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断层带物理属性及破裂动力学模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断裂粘滑与蠕滑的地质标志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4)水、熔体、变质反应、岩石组构对中下地壳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

    电话:(010)62009060; E-mail: zhouysh@ie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