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21年博士导师简介
  • 陈杰

    陈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和戴维斯分校等作短期学术访问,并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2013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访问。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一直从事新生代构造、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貌、断层相关褶皱、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1. 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天山、龙门山新生代再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 挤压构造区活动构造研究;3. 释光测年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4.古地震年代学研究;5.岩石暴露(埋藏)面测年研究;6.大震地表变形及破裂带研究。

    电话:010-62009093;E-mail:chenjie@ ies.ac.cn


  • 陈九辉

    陈九辉,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200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中心全球地震学研究室、美国仁色雷尔工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地球物理与构造物理实验室、麻省理工大学地球、大气与空间科学系开展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深部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宽频带地震学理论、方法和流动地震台阵探测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动力学;2.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波形和走时数据的三维成像方法研究;3. 地壳介质速度结构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地震环境噪声研究;4. 断层精细结构探测研究。

    电话:(010)62009059  E-mail:chenjh@ies.ac.cn


  • 陈顺云

    陈顺云,男,1976年生,博士,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2006年于中国地震局地所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1)构造物理实验,包括热与构造变形场,震源物理过程等;(2)基岩温度观测,包括地壳应力变化引起的温度响应(热测应力)及其流体效应,同震应力响应,地震前兆探索,野外观测系统研发等;(3)卫星热红外遥感,包括提取构造现今活动的定量热红外遥感方法,热红外异常物理机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28篇);

    以第1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项。

    E-mail: chenshy@ies.ac.cn;电话:010-62009112

     


  • 单新建

    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CNISDE)委员,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2011.11-2012.5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牛津大学访问。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法国国家科学中心、香港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进行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地壳运动与动力学、震间-同震-震后活动构造变形演化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发震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多源遥感(热红外、高光谱)与断层活动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观测与动力学;2、构造变形与地震危险性分析;3、基于InSAR/GNSS的断裂破裂过程与监测预警研究;4、多源遥感与断层活动图像研究。

    所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0余篇。2001年以来分别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3项。2008年、2012年、2019年分别获得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优秀硕士和博士指导教师奖。分别获得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第四届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E-mail:xjshan@163.com

     


  • 甘卫军

    甘卫军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国际全球导航服务组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理事会委员、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指导委员会委员,《Geodesy and Geodynamics》、《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会委员。

    主要科研工作:1998.11~2001.0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作访问学者,主攻GPS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解释。研究涉及美国中东部的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和加州东部剪切带的构造形变与演化过程;2003.08~2004.03在欧洲空间局(ESA)作高级访问学者,负责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EGNOS的导航定位精度测评;2019.05-2019.11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作高级访问学者,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形变与构造运动的合作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GPS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差异运动GPS速度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拟》、《青藏高原现今隆升扩展速率及构造形变模式的GPS 观测研究》、《海原断裂带"天祝地震空区"断裂浅层蠕滑精细特征的GPS 观测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GPS 与地温测量的形变与地应力观测研究》、科技部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及“973计划”子项目《区域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应变分配研究》等,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管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的GPS观测与分析;2.GPS数据的自动化处理;3.活动构造现今运动与地震危险性分析;4.GPS时间序列的非构造干扰剔除;5.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解释与动力学模拟;6.高频GPS及GPS地震学;7.断裂亚失稳形变信号的GPS观测与识别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目前与缅甸科学家有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多篇发表在JGR和JRL的研究论文,,获得国内外千余次的广泛引用)。已培养硕士2名、博士7名,合作出站博士后2人;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6名。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4 次。

    E-mail:wjgan@ies.ac.cn


  • 韩竹军

    韩竹军,1964年9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安评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在新西兰Insitute of Geological & Nuclear Sciences(IGNS)学习;1995年和1997年两次赴日本开展合作研究;1999年8-9月间参加中国地震局赴土耳其伊兹米特7.4级地震现场考察专家组。2010年、2011年、2014年分别在缅甸西海岸板块俯冲带、东非大裂谷、中美洲板缘地震带进行过调查研究。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性分析。近年来,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一是断层间相互作用能否作为地震危险性评估以及中长期地震预报的一种物理基础?对断层间相互作用在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经历了一个对地震触发或抑制效应(对地震可能发生地点的启示)的定性认识、到对地震发生时间改变量以及未来地震发生概率的定量评价过程。二是断裂活动特征能否在相对稳定的长江中下游中强地震危险区评估中发挥作用?通过一些典型中强地震实例研究,一条断裂是否存在断错早、中更新世地层的构造现象,是否发育断层泥条带是判断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是小江断裂带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是否很弱?如何认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动力学环境、尤其是滇东南弧形构造带现今动力学性质?如何认识小江断裂带与红河断裂带的交切关系?

    E-mail:zjhan0904@163.com


  • 何宏林

    何宏林,男,1964年生,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灾害与风险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2000年获东京大学地理学系理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中心作特别研究员,2013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访问。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和国际合作、“973”课题子专题、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计划、中日韩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30多项。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和面上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题、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国家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课题五项。最近几年主要关注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山西裂谷动力学以及青藏高原南东缘第四纪地壳变动的相关研究,并积极倡导和开展数值构造地貌学、实验构造地貌学和断层面形貌学研究,在JGR、Tectonics、Tectonophysics、Geomorphology、JAE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震地质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收录36篇,合作出版专著两部。2012年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断层与活动构造;2.GIS技术在震灾预测和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3.数值构造地貌。

    E-mail:honglinhe123@vip.sina.com / honglin@ies.ac.cn


  • 李霓

    李霓,女,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现为活动火山与灾害研究室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10月-2005年9月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Laboratoire Pierre Süe实验室从事火山岩矿物中熔体包裹体的专项研究。2016年7-9月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火山岩样品氩同位素测年研究。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科技部地震行业专项子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对黑龙江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内蒙古达里诺尔、山西大同、云南腾冲等国内多个第四纪火山区进行过地质调查和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有(1)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2)火山地质学,(3)第四纪火山年代学等。

    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二十余篇,合作出版书籍2本,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次,协助和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E-mail: lini67@sina.com


  • 鲁人齐

    鲁人齐,男,1982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活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学科组组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与2008年本、硕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地震地质、活动构造定量解析和三维建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Tecton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Tectonophysic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地球物理学报》《地学前缘》、《地震地质》等公开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得地球与行星全国博士后论坛优秀报告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优秀科研奖,中国地震局科技成果二等奖,李善邦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19年先后入选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和 “骨干人才”计划。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面上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特别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重点课题、局所合作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川滇实验场项目、地震应急科考等10余项课题,并参与其它科研项目和课题10余项。担任《天然气工业》期刊青年编委,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局星火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以及《Tectonics》、《Earth and Space Science》、《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学报》、《天然气工业》、《地震学报》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1. 破坏性地震地质综合研究;2.活动断层探测与定量研究;3.断层相关褶皱原理及其应用;4.岩石圈不同尺度的三维构造建模;5.全球板块三维重建与恢复。

     联系方式:010-62009029E-Mail:lurenqi@163.comlurenqi@ies.ac.cn


  • 聂高众

    聂高众,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专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首席专家、中国地震局“灾情获取与高精度评估”创新团队牵头人,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应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地震应急领域“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连续几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和重大研发课题的负责人。长期以来,在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灾害学领域,从事了较为广泛的基础研究工作,创新性地提出并解决了基础数据库格式、黑箱期、宏观评估、预评估、致死性矩阵、应急风险、地震应急能力、公里格网数据应用、大数据灾情获取与高精度评估等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在多次地震后为国家提供辅助决策建议,取得了一序列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地震应急理论的初步探索与研究,是我国地震应急理论与技术体系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应急基础理论和决策技术研究、地震应急数据指标化技术研究、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地震灾情信息获取与服务技术研究、自然灾害的综合专题分析与研究。

    E-mail:niegz@ies.ac.cn


  • 屈春燕

    屈春燕,女,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协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为构造地质学。长期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主要从事星载InSAR /时序InSAR技术及其在震间-同震-震后不同阶段的断裂带地壳形变观测、模拟、反演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以及InSAR、GPS联合的断裂带三维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地震行业专项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等多个重点科研任务。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及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等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包括SCI/EI收录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30多篇,SCI收录18篇,EI收录5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参加AGU、EGU、ISPRS、IGARSS、AOGS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与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和我国台湾等相关专家保持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时序InSAR的震间期断裂带地壳形变时空演化、断层闭锁耦合状态、断层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2、基于时序InSAR的大地震震后断裂带地壳形变动态衰减过程及震后形变机制研究;3、基于多平台、多波段InSAR的地震同震形变场观测、模拟、反演研究;4、InSAR、GPS联合的断裂带三维地壳形变场研究。,研究区主要在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和青藏高原。

    电话:13611316270;E-mail:dqyquchy@163.com


  • 苏桂武

    苏桂武,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分析”学科组组长。1992和1995年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分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6月-2013年1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害中心(Natural Hazards Cent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高级研究学者。1998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中国科协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工作协调委员会委员(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Integrated Research on Disaster Risk (IRDR CHINA), ICSU and ISSC)、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管理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风险及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协会应急安全与减灾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分析、地震地质灾害与地震备灾应急、民众与基层灾害认知与响应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攻关、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联合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与美国、英国、日本、尼泊尔等国际同行有较广泛的联系和实质性合作。在地震地质灾害脆弱性/韧性/减灾能力与风险、民众与基层的地震地质灾害感知/认知与响应/适应,地震情景构建与备灾应急、防震减灾能力与地震应急区划,灾害教育与防震减灾宣传,灾害和灾害风险研究的跨学科综合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跨学科研究优势,发展了相应的定量(Quantitative)研究方法特长。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及科普著作合计7部、大型灾害图集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国家级科普奖励1项、一级学会级科普著作一等奖1项、特别奖1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0名。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地震地质灾害、灾害认知与响应。具体含:

    Ø地震地质灾害与风险

    Ø自然灾害与风险的人文社会维度问题

    (脆弱性/韧性/减灾能力;灾害感知/认知/意识;民众与基层的防灾备灾和响应恢复;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与防灾减灾;跨文化/跨区域对比)

    Ø地震情景构建与备灾应急

    Ø灾害与灾害风险研究的跨学科综合方法

    Ø减灾宣传教育与灾害风险沟通

    Ø社区灾害风险综合治理

     电话:010-62009075;E-mail: suguiwu@ies.ac.cn  


  • 汤吉

    汤吉,男,1963年生,研究员。2001年获博士学位,2001至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一直从事电磁方法和理论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主持和参加了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的多项研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科技部“973”和“科技支撑”研究计划的课题研究。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大地电磁理论、大地电磁网(Network-MT)的理论、方法2.大地电磁测深应用研究;3.人工源电磁测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4.地震电磁效应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00篇。

    E-mail:tangji@ies.ac.cn


  • 许建东

    许建东,男,1962 年生,研究员。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98 年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布法罗分校地质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技部、财政部和中国地震局多项研究项目,近些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已培养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7人、硕士10人,现有在读博士生3人,在站博士后1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火山地质与火山灾害学。目前主持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长白山火山岩浆扰动与喷发灾害研究”;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部新生代晚期火山活动与构造背景研究”;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五大连池火山深部探测与活动性研究”;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大陆关键火山区地质调查与火山数据库建设”。

    E-mail:xujiandong@ies.ac.cn


  • 杨晓平

    杨晓平,男,1963年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1995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计划、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国家援外成套项目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多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和参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行业标准八项。已经培养博士3名、硕士7名,现有在读博士生2名、硕士生2名。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2012年还被授予“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构造及相关地貌;2.活动构造、地震构造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目前主持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山北麓库松木楔克断裂东段褶皱带晚第四纪地壳缩短及大地震风险;2)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题—逆断层高精度高分辨率地表结构、活动性参数和三维模型;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局所合作项目—天山内部右旋走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构造变形转换。

    E-mail:yangxiaoping-1@163.com


  • 尹功明

    尹功明,男,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从1994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构造与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目前负责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研究地区集中在云南、西藏。研究内容主要为:滇西北地区新构造和活动构造特征、各级地貌面的时代及其成因;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断裂如嘉黎断裂、怒江断裂、玉龙雪山-哈巴雪山断裂等的活动习性。ESR、释光测年技术的理论、实验流程、可靠性、应用等研究和探索。

    E-mail:yingongming@sina.com,yingongming@ies.ac.cn


  • 尹金辉

    尹金辉,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5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工作,现任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副主任。200911-201011月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工作研究,与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已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中国地震局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10余篇,研究方向主要为:第四纪年代学、第四纪地质,尤其是碳十四测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目前主要致力于:1. 基于基岩正断层暴露面上宇宙成因核素浓度与正断层活动期次、位错量存在定量关系,尝试利用基岩正断层暴露面的宇宙成因核素浓度值,获得活动断层的滑动速率或期次,开展地貌面与基岩正断层14C测年的探索研究;2. 植硅体是植物生长时在其细胞组织内形成的二氧化硅颗粒,植物死亡后,以微体化石形式在地层中保存下来,少量有机碳包裹在植硅体内,尝试开展植硅体测年研究及其应用。

    E-mail:yjhdzs@ies.ac.cn


  • 袁仁茂

    袁仁茂,博士,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河北地质学院学士(1995),北京大学硕士(2002),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200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英国 Leverhulme Trust Fellow of Cardiff University (2007-2008),台湾大学地质学系客座副教授(2011),英国 University of Leicester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2-2013)。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行业专项,地震安评以及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课题,曾获防灾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发表论文 80 多篇,其中 SCI 论文 25 篇。 研究兴趣为:地震及降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分布规律;滑坡灾害的控制性因素分析;古滑坡成因判别及其参数反演分析;活断层致灾机制及其相关地貌分析。欢迎有地学相关专业背景,愿意从事地质灾害研究工作,熟练掌握数值模拟及GIS应用技术的考生报考。

    E-mail:yuanrenmao@ies.ac.cn;010-62009519


  • 詹艳

    詹艳,女,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2008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固体地球物理专业。2011年和2018年在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物理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主要从事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研发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极低频探地(WEM)工程》以及汶川、芦山、九寨沟、长宁等中强地震应急科考项目等。发表SCI论文近20余篇。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4项。独立培养了3名硕士和2名博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生2名,博士后1名。

    目前承担了2项2018年度国家研发项目专题项目、1项横向项目等,近三年的主要研究方向:(1)鄂尔多斯周缘及其及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震孕震环境;(2)张渤地震带西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震孕震环境;(3)广西钦—杭结合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电话:(010)62009163        E-mail:zhanyan66@vip.sina.com


  • 张国宏

    张国宏,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201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固体地球物理专业。2009年10月受中国地震局-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资助赴法国尼斯大学访问留学一年。2012年初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展为期一年半时间的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1)InSAR形变场处理与分析,包括同震、震间及震后InSAR形变场获取及模拟等;(2)InSAR与地震波联合反演研究,获取发震断层结构、震源破裂过程等;(3)震源动力学模拟研究,尝试揭示大震发震的力学机制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InSAR与地震波联合反演震源破裂过程方法研究;2、震源破裂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3、断裂带震间形变场模拟研究等。

    目前研究课题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所长基金重点项目等。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知名SCI期刊GRL, JGR, Tectonophysics, GJI,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地球物理学报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2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E-mail: zhanggh @ies.ac.cn


  • 周庆

    周庆,男,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构造地质专业,1987年、2001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及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十五”重点项目专题负责人,承担建立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数据库与GIS系统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科技快速响应-灾区次生灾害快速调查与建设选址评估”,并作为“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为灾区的灾后重建提供专业支持;承担完成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以及地震行业专项、中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编制项目相关专题;参与了新的《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的编制。

    主要从事GIS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研究、地震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工作区域涉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东南亚、非洲与中美洲诸国。目前承担鹤壁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多个重点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曾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编写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地震区划与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GIS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研究等。

    E-mail:zqcsb@163.com


  • 周永胜

    周永胜,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7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构造物理专业。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震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助下,开展了岩石脆塑性转化-塑性流变、部分熔融、断层带流体与构造岩变形机制等方面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Journal Structural Geology、Geological Journal、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等杂志。

    2005年获得德国DAAD 奖学金,于2005-2006年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流变实验研究。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中国地震局联合资助的“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作为高级研修学者,于2013年赴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1)震后松弛阶段地壳岩石非稳态蠕变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断层带物理属性及破裂动力学模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断裂粘滑与蠕滑的地质标志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4)水、熔体、变质反应、岩石组构对中下地壳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

    独立培养了8名硕士和3名博士,博士后2名;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4名。

    电话:(010)62009060; E-mail: zhouysh@ie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