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合作导师简介
  • 陈 杰

    陈 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和戴维斯分校、瑞士洛桑大学作短期学术访问,并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2013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访问。现为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一直从事新生代构造、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接待貌、断层相关褶皱、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1.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龙门山新生代再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第四纪沉积物释光测年方法及其应用研究;3.释光-电子自旋共振低温热年代学研究;4.古地震年代学研究;5.岩石暴露面测年研究;6.大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电话:(010)62009093  E-mail:chenjie@ies.ac.cn


  • 陈建业

    陈建业,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参加工作,2011年、2013年前往荷兰乌得勒支大学进行学习交流,2015年3月获得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高温高压实验。2015年至2021年1月在乌特勒支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重点开展天然地震断层稳定性和诱发地震的实验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诱发、触发地震发生及破坏机理,2)地震断层摩擦本构关系, 3)断层带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极低渗透性,以及4)地震成核及破裂扩展过程的实验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EPSL、JGR、GRL、 Lithos和Tectonophysics发表SCI文章近20篇。近年来参与国外多名博士研究生项目,辅助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8篇第二作者SCI论文)。目前ResearchGate 指数30,H-index 16,引用600多次。作为核心成员成功组织第7届GeoProc国际会议。积极审稿人,长年为Nature Comm., JGR, GRL, EPSL,Tectonophysics等主流期刊及一些基金审稿。目前为Solid Earth杂志“地震过程多物理场耦合专辑”的特邀编辑。参考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ianye_Chen2/research


  • 单新建

    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CNISDE)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创新团队负责人。

    长期致力于地壳形变与动力学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二十余项。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牛津大学访问,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科学家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地壳形变与动力学;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及应用;多物理场立体观测与数值模拟等。

    在国内外刊物上所发表论文被SCI 收录 80余篇,出版专著2部。2001年以来分别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3项。2008年、2012年分别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硕士和博士指导教师奖,2019年获得中国地震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获得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二等奖、第四届“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目前为《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地球物理学进展》、《地质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国地震》等学术期刊编委。

    E-mail:xjshan@163.com

     


  • 甘卫军

    甘卫军,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国际全球导航服务组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理事会委员、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指导委员会委员,《Geodesy and Geodynamics》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会委员。

    主要科研工作:1998.11~2001.0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作访问学者,主攻GPS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解释。研究涉及美国中东部的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加州东部剪切带的构造形变与演化过程,以及旧金山湾区的GPS速度场特征与应变积累等。2003.08~2004.03在欧洲空间局(ESA)作高级访问学者半年期间,负责Galileo /EGNOS导航系统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GPS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差异运动GPS速度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拟》、《青藏高原现今隆升扩展速率及构造形变模式的GPS 观测研究》、《海原断裂带"天祝地震空区"断裂浅层蠕滑精细特征的GPS 观测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GPS 与地温测量的形变与地应力观测研究》、科技部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及“973计划”子项目《区域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应变分配研究》等,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管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的GPS观测与分析;2.GPS数据的自动化处理;3.活动构造现今运动与地震危险性分析;4.GPS时间序列的非构造干扰剔除;5.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解释与动力学模拟;6.高频GPS及GPS地震学;7.断裂亚失稳形变信号的GPS观测与识别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目前与缅甸科学家有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多篇发表在JGR和JRL的论文,,获得数百次的广泛引用)。已培养硕士2名、博士5名,合作出站博士后2人;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6名。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4 次。

    E-mail:wjgan@ies.ac.cn

     


  • 何宏林

    何宏林,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2000年获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地理学专攻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中心作特别研究员,2013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访问。

    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联合基金会、日本科学协会、日本学术振兴会、东京大学、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多项研究课题,以及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973”课题子专题和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等。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课题四项。最近几年主要关注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以及青藏高原南东缘第四纪地壳变动的相关研究,并积极倡导和开展数值构造地貌学、实验构造地貌学和断层面形貌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合作出版专著两部。已培养博士5名、硕士4名,目前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1名。

    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断层与活动构造;2.GIS技术在震灾预测和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3.数值构造地貌。

    E-mail:honglinhe123@vip.sina.com / honglin@ies.ac.cn


  • 李传友

    李传友,男,1971年生,研究员,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2000.1 日本“活断层与地震研讨班”短期学习,2011-2012、2016-2017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内华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甘孜-玉树-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地震事件;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走滑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量与滑动速率的确定;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东天山地区活动构造与地震事件等。

    当前主要研究领域:1.构造活动性;2.活动断裂相关构造地貌分析;3.地震构造;4.古地震;5.活动构造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E-mail: chuanyou@ies.ac.cn


  • 李涛

    李涛,男,1985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资源勘查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导师:陈杰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期间(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国际著名构造地貌学家Douglas Burbank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所在课题组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2014至2016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贾承造院士)。2016至2019年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特聘研究员开展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张培震院士)。先后主持和重点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和基础业务专项等。到目前为止在GRL、JGR、Tectonics、SRL、地震地质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9篇,通讯作者SCI论文1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综合运用地质地貌学、摄影测量学、深部地球物理学(石油地震反射剖面)和第四纪年代学(碳14、光释光、Be10)探讨活动逆断层及相关褶皱的地貌表现和运动学过程;(2)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和地震学探讨断层几何结构与同震破裂过程的关系;(3)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深部地球物理学(石油地震反射剖面)、热年代学和古地磁学等限定帕米尔-西昆仑、天山、龙门山前陆冲断带的几何结构和演化历史。

    邮箱litao.410@163.com;电话15501129351


  • 鲁人齐

    鲁人齐,男,1982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活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地质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面上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特别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重点课题、局所合作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川滇实验场项目等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局星火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天然气工业》与《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青年编委,以及《Tectonics》、《Earth and Space Science》、《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获得了中国地震局科技成果二等奖,李善邦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地球与行星全国博士后论坛优秀报告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优秀科研奖等。2018-2019年先后入选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和 “骨干人才”计划。目前主要从事地震地质、活动构造定量解析和三维建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相关研究成果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Tecton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Tectonophysic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地球物理学报》《地学前缘》、《地震地质》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 破坏性地震地质综合研究;2.活动断层探测与定量研究;3.断层相关褶皱原理及其应用;4.活动断层三维公共建模;5. 岩石圈尺度的三维构造建模。

    E-Mail:lurenqi@163.com;lurenqi@ies.ac.cn


  • 任治坤

    任治坤,男,1980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下于2010年毕业于日本静冈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获得静冈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励,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地震行业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入选中国地震局第二批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2016),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2019),获得第九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二等奖(2015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三等奖(2017),日本政府 Follow-up Research Fellowship(2013年)等奖励。目前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26篇,其中指导博士后、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1篇。多次在国内外主流学术会议如AGU,AOGS,CGU组织活动构造高精度定量研究相关专题, 在国际期刊《Lithosphere》作为客座主编组织专辑“Resolving Quaternary Tectonic Activity with High-Resolution Data in Space and Time”。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核设施厂址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副主编,《地震地质》、《Earthquake Science》 、《震灾防御技术》 等期刊编委。为Nature Communication、Geology、RSE、JGR、Tectonics、 Geomorphology、GJI、IJES、JSG、 JAES等国际主流期刊多次审稿。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

    活动构造高精度精细定量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GSA Bulletin(封面文章),Tectonics,JSG,Geomorphology等。

    强震与地貌演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主要成果发表在Tectonics,Geomorphology,Remote Sensing等

     电话:010-62009044 E-mail:rzk@ies.ac.cn


  • 王丽凤

    王丽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2010年获德国鲁尔大学(联合德国地学研究中心)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至2013年与德国波茨坦大学数学系合作开展博士后项目研究。曾先后赴新西兰惠灵顿大学、以色列地调局、沙特国王科技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进行短期学术合作。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实验室副主任。

        迄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包括,Science Advances、J. Geophys. Res.、Geophys. J. Int.等。近年研究主要集中在,以GPS/InSAR等形变观测为基础的区域构造、断层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以室内岩石实验为基础的地震物理建模;基于前二者物理模型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近年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红河断裂带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强震危险性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断层亚失稳与地震短临前兆物理机制实验和数值模拟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岩石损伤对断层动力学影响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国家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根据长期地表形变观测 构建空间不均一的断层摩擦属性。

    电话:18510266595/62009122;邮箱: wanglf@ies.ac.cn;  chsxwlf@hotmail.com


  • 韦 伟

    韦 伟,男,1982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地球动力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与灾害研究室,曾先后作为短期访问学者到日本东北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开展学术活动与交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地震行业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Sci. Rep、EPSL、JGR、G3、Lithos、PEPI、GJI、JAES、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其中的多篇论文被评选为高引用率论文和封面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评审人。ESR、EPSL、JGR、G3、Tectonics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2017年获评为《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期刊优秀审稿人。2019年获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目前主要从事地震学基础和理论方面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1)中国东北火山深部结构和动力学;2)俯冲带结构、各向异性及动力学;3)余震精定位和震源区高精度成像。

    联系方式:010-62009330;  Email: weiwei@ies.ac.cn


  • 袁仁茂

    袁仁茂,男,1972年生,工学博士,研究员。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会员(IAEG)。1995年获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学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硕士学位,2006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曾为台湾大学地质学系客座副教授、Cardiff University(UK)海洋与地球科学系Leverhulme Trust Fellow、University of Leicester(UK)地质学系访问学者。  

    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英国Leverhulme Trust基金项目、地震行业专项、科技部科技条件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以及重大工程的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等。近年来,在地震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活断层致灾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系列成果,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1. 特大地震滑坡灾害链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经济影响;2. 区域地震地质灾害危害性研究及其风险评估;3. 活动断层调查、分析及其致灾机理研究。

    E-mail:yuanrenmao@ies.ac.cn / yuanrm@gmail.com


  • 张会平

    张会平,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学位, 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08年及2014年分别在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地球物理学会《Tectonics》期刊副主编。已发表SCI论文40篇,核心期刊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3篇,指导学生一作SCI论文6篇。曾获中国地震学会2012年第八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中国地震局2014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5年第十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15年8月入选2014年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6年6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构造地貌学”资助,2018年1月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从事构造地貌、河流地貌及其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 20070420415)“南北地震带中段水系形态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编号: 4070202)“积石山(峡)地区黄河第四纪侵蚀下切速率研究-10Be原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约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编号: 41272196)“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夏河流域瞬时地貌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622204)“构造地貌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761144071)“上新世-更新世死海断裂和阿尔金断裂地区地貌演化过程、走滑速率及其动力学意义”。

    电话:(010)62009066  Email:huiping@ies.ac.cn


  • 周永胜

    周永胜,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7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构造物理专业。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震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助下,开展了岩石脆塑性转化-塑性流变、部分熔融、矿物相变、断层带流体与构造岩变形机制等方面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Tectonophysics、Geological Journal、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等杂志。

    2005年获得德国DAAD 奖学金,于2005-2006年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流变实验研究。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中国地震局联合资助的“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作为高级研修学者,于2013年赴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1)水、熔体、变质反应、岩石组构对中下地壳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断层带物理属性及破裂动力学模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震后松弛阶段地壳岩石非稳态蠕变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断裂粘滑与蠕滑的地质标志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独立培养了8名硕士和3名博士,博士后2名;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生名、博士生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