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邓睿

我出生在皖南长江边的一个县城。爸妈都是小城里一家国有企业的会计师,他们收入不高,但是一直在两件事情上舍得为我花钱:一是买书,二是旅行。总结起来可能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家风之读万卷书。不知道是谁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和体验及所有外在的东西最终都会回归到你怎么看待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关系上。对此,我深以为然。从我记事起,爸妈就经常带着我到新华书店看书,买书。爸爸最爱张承志,也喜欢路遥和王小波。妈妈最爱弗吉尼亚伍尔夫,跟着她读过《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也喜欢王安忆和严歌苓。他们的阅读偏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我们仨经常在家开小型读书会,彼此分享阅读体验和感受。小小的我突然发现,有如此丰富的题材等待我去了解,有如此之多的书和文字等待我去发掘。从那时开始,除了那些想要阅读的书籍,没什么因素在我的生活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来北京上大学之后,好书店之多让我心里禁不住的欢喜。从刘苏里的“万圣书园”、许知远的“单向街”到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书店”和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不仅对于书店,对出版社我也是有所偏好的。商务和三联在我的阅读史上确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中信和广西师大理想国,都给了我特别棒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就像他们在召唤另一个灵魂与你对话,对我而言是最大的资产,是一种生活态度。沉淀、革新,这就是我想要的、愿意进步的人生。我也希望自己有强壮的头脑和丰沛的心灵。

在爸妈的影响下,六岁的时候开始写日记。也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习惯。我喜欢透过平静的表达传递出绵延不绝的力量。我虽然可能写不出感性与理性兼具的伟大著作,但确实也是一些积淀。有时候翻一翻自己写的文字、存的书稿、编的杂志、读的专栏,就好像是闪光的珍宝哗啦啦的潮水般一下子涌出来。当岁月剥去我们脸上的青春和稚嫩,富含积淀的光泽便闪现出来了。有朋友告诉我,稍微把心思和时间花在一种兴趣上会有大的成就,读杂书对工作没有太大帮助。而我从不这样想,就像我的爸妈一样,虽然一直在小地方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是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内心充沛且有趣。一个人不可越行越窄,踮着脚尖在悬崖边跳芭蕾舞,亦不可带着功利的目的读书。

图1 第一本日记本(1993年8月24日开始写日记)

家风之行万里路。旅行让人开阔,让人谦卑。见的东西多了,才不会把自己锁在小框框里。从记事起,爸妈每年都会带我去几个地方旅行,每次都有主题。举几个小例子:小学学地理的时候,学到中国的领海,我没有什么概念,放暑假时爸妈专门带我走了一遍中国的渤海(山东半岛)、黄海(江苏沿海)、东海(上海)和南海(广东沿海)。中学有一段时间对宗教特别感兴趣,爸妈带我走了一圈佛教名山;为了让我对近现代史有深刻的了解,从小学到高中爸妈四次带我到南京,特别是开始学到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瞻仰了中山陵,参观了总统府,不同年龄确有不同感受。初中毕业的暑假,爸爸说我们去深圳吧,带你看下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繁华和前卫开放对我震动巨大,第一次感受到内陆地区和沿海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上的差距。爸妈和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我自己寄一张明信片。若干年后,翻看这许多的明信片,每一张都是一个故事。无论是异国他乡、千里之外还是就在家乡周围,每一道风景每一席文字都映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会不断洗牌,远远近近,但是和爸妈一起去过的地方却永远留在印记里。

图2 1992.1993.1995.1997年和爸妈四次访中山陵

家风之家庭教育。一个人的三观在孩子这片叶子上完全能显现出来。流行的一句话叫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孩子是一片白纸,早期她对世界对这个社会对周围的人的所有的看法全部来自于父母。我的父母不是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人,他们始终在学习,充实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影响了我。他们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并不对我传递生活艰辛,金钱匮乏之类的沉重感教育,我一直感觉内心富足。如果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里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内心怎么能丰盛流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仅仅有能力养育孩子,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并不是优秀的父母。即使为人父母了,也要继续努力,自我发展,计划好自己的人生,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并不是刻意苍白或者生硬的,言传身教自然而然会有说服力。以身作则和分享经验,永远比教条的说教更有效。

直到我成家,也有了女儿,我才更深刻理解了为人父母的各种感受。我给女儿起名叫令仪。令德令仪,言之优雅的风度。莫论周遭风云与个人际遇如何,希望她始终持有君子一样优雅的姿态。从她六个月起,我们就一起开始了美好的亲子共读之旅。如今恰好是15个月,我们已经一起读完上百本绘本了。每天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母女俩坐在一起读绘本,讲故事,慢慢激发兴趣,她会发现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小伙伴和有趣的故事,有了愉悦的体验后,积累并坚持,就会拥有阅读的好习惯。我很喜欢叶嘉莹先生的《写给孩子的古诗词》,优美的古诗词,朗朗读出是那么的动人。我给令仪读的第一首诗也是爸爸教我的第一首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读的时候总能想起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诗时说,游子重回故乡本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然而儿童淡淡的一问,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诗人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诗词能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吧。不成想诗的流传也见证了我们家几代人的成长。

令仪一岁之内,我们带她去看了渤海、南海和濑户内海。在青岛的海边拾贝壳,在天津眼旁看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带她乘飞机、坐火车、坐轮船,体验不同的交通工具;更带她感受了“东方之珠”维多利亚港的璀璨,也带她领略了一衣带水的日本列岛的秀美景色,以及亚洲最大城市的各类博物馆和繁华的夜景。有人会问,一岁的娃娃会记得么?我的成长经历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有时候埋下一些美好的种子,不必要求立刻结出果实。

图3  2016年6月和妈妈、女儿在日本富士山

阅读、旅行、家庭教育,都是父母传承给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亦是我视为珍宝的家风。父母和我,我和女儿,几代人一起并肩成长。希望三十年后,我没有辜负岁月,而令仪你亦没有辜负这个美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