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愿意相信邓老师走了……
总觉得他只是像以前一样出去开会,或有事离开几天,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拎着他的包,拄着他的拐杖出现在院里,出现在办公楼大厅里,出现在食堂里,转头跟你打招呼,笑着说你好。
初见邓老师是05年了,在三楼楼道吧,当时师兄们说这是邓起东院士的时候我还一脸惊诧,我竟然能跟院士这么近?可听他开口跟你聊天,又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是家里长辈的语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后来才知道,他对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像是对自己孩子一样的。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邓老师毅然从国外启程回国,不顾自己身体不适,坚持要到震区。川西高原的冬天也是很冷的,他跟着科考小组进到了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什邡、清平、汉旺、北川……他爬过山腰,跨过沟谷,沿着破裂带进到北川县城。看着满目的狼藉悄无声息地躺在冰冷的大地上,他很沉默,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我们几个学生跟着他绕着北川县城转了一圈,他走得很慢,我想年轻的我们是怎么都无法完全体会他这干了一辈子地震地质工作的老专家内心的伤,不仅仅是惋惜,不仅仅是哀伤……而这些,全在他那一声一声的长叹里了。
后来的时间里,邓老师始终关注着青藏高原,对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的地震活动形势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在他心里,震情就是命令,不论年过几何,不论身在何方,不论有何困难,都责无旁贷,一心向前,这是作为地震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下午,邓老师把室里的年轻人召集到301会议室,也就是2点28分前后的时间,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珍贵的视频。那段视频是汶川地震发生当时在北川县城拍到的场面,一声“地震了!”,然后整个世界变得混乱,没有修饰,没有解说,只有真实。片子结束以后,邓老师的眼睛是湿润的,他跟在场的年轻人说,作为地震工作者,必须有职业的责任感,希望大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自己做起,为减轻地震灾害出一份力。
……
总觉得他说的话还在耳边,总觉得他的样子还在眼前,棕色的小礼帽、略有蹒跚的脚步,然后回头,跟你说:你好!
邓老师,您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来世还可从事您热爱的地质!